尊龙凯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与此同时,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旅行成为现代人快速释放紧张情绪的最佳方式。
近两年全球疫情不断反复,因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和团队旅行可能会面临的感染风险,人们的旅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热门景点也不再是大家旅游目的地首选。
在抖音等新媒体的传播下,露营作为离自然最近的一种旅行方式,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没有嘈杂与喧嚣,只有虫鸣与鸟叫,旅行的目的不再是拖着疲惫的双腿走马观花般四处打卡,而是沏一杯清茗坐在林间看云卷云舒,治愈仿佛成了露营的代名词。
很多久居水泥森林的城市人因此加入了露营爱好者的行列,催生出近两年风靡全球的精致露营。
生活在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方,我的第一次露营经历来得有点突然。1988年夏末的一天夜里一场7级地震把人们从家里赶出来,很多人一脸惊恐的度过了无助无眠的一夜。而我则因为年幼成为大人们的照顾对象,和一位小伙伴共享一个用医院长椅和白床单搭成的帐篷,获得了一晚惊险但不失安全感的露营体验尊龙凯时,直到第二天接过陌生人递过来的烤红薯,看到周围倒塌的围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地震导致公路塌方,缺乏装备的我们过了一段孤立无助且狼狈的日子,至今我还记得操场上密密麻麻顶着油毛毡和石棉瓦的床以及各种就地取材的灶台。直到一周后部队直升机源源不断送来了帐篷和方便面,生活才逐步恢复相对正常。从那以后,每年不定时的余震让我养成了把衣服鞋子和逃难包整齐摆放在床边的习惯,也对户外露营有了一些别样的感悟。
露营作为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最基本技能,在人类还没有学会使用工具之前就已熟练掌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丰富的露营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用尽可能少的装备最大限度的保持与恢复体力,应对大自然的挑战。
现在的人们因为科技和社会的保护,很多与自然相处的知识已经丢失,露营作为最直接的与自然接触的方式,应该成为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会瞬间失去一切现代科技的庇护。面对灾害,你的露营知识和装备会为你和你的家人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
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加持下,露营再也不是自虐一般的风餐露宿,很多户外装备变得越来越轻巧坚固和多功能。
尽管科技已经极大地提升了公路旅行的便利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不适用于露营,因为一次完美的露营需要充分的准备,不同的地形气候和时间对装备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为了邂逅不期而至的美好,但是一次没有准备的露营,只会让旅行意外频发。
城市周边的郊野公园因为具备相对完善的公共卫生设施以及较接近自然的植被环境是对新手友好度最高的露营目的地,对装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只要一顶轻便方便搭建的休闲帐篷或天幕搭配一套快速收纳的折叠桌椅就可以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如果天气晴好温度适宜还可以带上充气床垫和睡袋感受流星划过的绚烂,但是一般公园都不允许使用明火,所以适合开展一天以内的休闲露营。
得益于私家车的普及和消费升级,以及后疫情时代人们社交方式的改变,搬家式露营成为年轻一代休闲新方式,为了舒适性,移动电源、移动冰箱、移动空调纷纷出现在露营地,实木的折叠桌椅和棉布帐篷更是为露营增添了一份复古的情调。
除了公园,还有一种对露营者更友好的专门露营地,相较于大部分公园可以免费使用的公共卫生设施,营地一般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有专人管理,可以在指定区域使用明火,卫生水电设施齐全,相对也比较安全,就是受限于营地规模,相对私密性较差一些。
资深露营者为了看到更美的风景以及不被人打扰便会选择荒野露营,这类露营方式备受户外运动爱好者推崇,因为交通不便,很多时候需要负重徒步,这时候装备的选择就要以轻便和多功能为考虑的重点了。
伴随着近几年国内道路交通不断完善,很多不错的风景被公路网罗其中,很多露营者开始选择自驾露营,这种露营方式可以节省搭建布置的时间和携带更多的装备。相对于国外完善的房车营地配套,国内相关设施相对缺乏导致房车卫生间和水电设备使用不便,于是很多自驾露营爱好者选择低调的轻客或MPV,在车内加装睡眠和收纳装备来实现随时随地露营的愿望。相对于房车过于张扬的外形,没有卫生间的露营车在进入一般停车场时也不会受到为难,于是自驾露营在近年获得了蓬勃发展。
以上便是目前主要几种露营的场景。除了自驾露营,其他几种露营场景最重要的装备就是帐篷,公园露营一般不会在极端天气状况下开展,所以帐篷可以选择轻薄价格便宜的面料,比如涤纶,易搭建的自动帐篷多选用此类面料。营地露营因为在山区天气多变,帐篷面料需要考虑一定的防水防风和保暖性能,棉布和涤棉虽然厚重,但是作为营地帐篷来说,耐用度也是最高的。荒野露营为了便于携带,帐篷材料选择会倾向于轻量化和耐用性能,但是也有BC玩家会钟情于耐磨的帆布面料。
不同形制的帐篷搭建难度也不同,最容易搭建的是金字塔帐篷,把四角用地钉固定好,一个人从中间用杆一撑就可以。金字塔帐因为挑高的帐内空间尊龙凯时,可以在帐篷内使用火炉,受到了很多搬家式露营爱好者的欢迎。且因其极佳的防风性能,也深受户外圈喜欢。但空间利用率底也是其最大的弱点。炎帐又叫庇护所因为用两根杆作为支撑,相对来说空间得到了很大改善,篷布还可以用撑杆架起来形成一个天幕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特别适合多人聚会使用。隧道式帐篷的空间利用率最高,同时搭建难度也最大,需要有一定基础的玩家且多人配合才能完美搭建。
对于吃货来说没有野炊的露营是不完整的,炉具也是一项重要的露营装备,目前国内露营常见的燃料主要是异丙烷,俗称长罐或卡式气,价格相对便宜且易于获得,一般酒店用品商店或超市会有销售,但因其沸点在-11.7℃,不适于低温和高海拔地区使用。丁烷俗称扁罐,因其耐低温性能较好,多用于户外登山运动。以上两种燃料可使用相同的炉具但要匹配相对应的接口。酒精作为一种易于获得的燃料,也常见于户外使用,但热效率不高,且火焰颜色太淡,泼洒不容易察觉,主要适用于单人使用或煮汤类食品尊龙凯时。汽油是一种热效率极高的燃料,可用于中式烹饪,但初次使用容易产生黑烟,火焰不易控制,不适合在帐篷内使用。除了这些常见炉具,秋冬季露营还会用到焚火台或柴火炉,这取决于营地条件。
除了炉具,露营野炊使用的锅具也需要根据场景人数来匹配,户外一般常见的锅具为轻巧的铝合金材质,但磕碰容易出现刮痕,自驾可选择不锈钢材质,虽然重量略重但耐用性要好一些,如果预算充足可考虑钛合金锅具,坚固耐用又轻便,缺点就是偏贵。现在一些小型的铸铁锅具也常被喜欢复古的露营爱好者使用。
除了以上装备,桌椅也是露营必不可少的,铝合金桌椅因其轻便耐用的特点,一直是户外必选的装备,近年来随着轻奢露营的兴起,木质的折叠桌椅也开始流行起来,其中以克米特椅子和蛋卷桌最为常见。
除了以上装备,现在各种移动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帐篷里,一般营地也会有水电接入,但是在荒郊野外,移动电源就必不可少了,如果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小功率用电器,一台200W的移动电源就可以,如果携带了电炉或音响等大功率用电器,至少要2000W以上的移动电源才能满足使用。现在很多房车也会携带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露营寝具的选择相对简单一些,防潮垫、充气床或折叠床、睡袋一般是标配,只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产品就行。天幕也是提升露营品质的一项装备,白天可以用天幕遮阳,夜里把帐篷搭在天幕下,还可以遮挡一部分露水,尤其对于单层帐篷,天幕更是必备的。
以上便是露营常用的一些装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还会有更多实用的装备出现在露营地,会有更多有趣的玩法来填充我们的露营生活,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体验这种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