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露营一词(Camping)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在游牧、狩猎、迁徙、军事等活动中临时搭建的野外住宿场所和设施。露营本身与旅行是紧密联系的,是人们在野外各种目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早期的露营是以生产活动或军事活动为目的的被动的露营。我们现在所说的露营是指近代的娱乐露营(Recreational Camping)。
那时的人类先人只能在荒野之中生存,创造了由动物皮毛和木杆制成的帐篷,如鄂伦春人的“神仙柱”、印第安人帐篷、蒙古包等。为后人开启了露营帐篷的发展之路。帐篷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流动居所,在寻找食物的迁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帐篷所代表的「营」逐渐成为军事及政治权利的象征。比如“幕府”一词,幕府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因使用的是帐幕,故称幕府)。后来就代指将军或者将军的政权,最出名的就是执掌日本的幕府将军。帐篷在汉代时被称为‘幄帐’,刘邦所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中的“帷幄”其实就是幄帐,是汉代贵族居家旅游、打仗必备之物。满城汉墓出土的“四阿式顶长方形幄帐”可以看到帷幄的精妙。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公元前 333 年,亚历山大大帝在一场战役中大败大流士三世亲率的 16 万波斯大军,此役波斯人损失十万精兵,大流士三世丢下了自己妻儿与王袍、武器,落荒而逃。见到那位亡国之君的行军帐后,金光四射的用品和精美的波斯毯子让驰骋沙场、见多识广的亚历山大也忍不住感叹:「这才像个国王!」
除了作为野外战争的庇护所,可安营扎寨的帐篷对游牧民族的意义更为重大,它不仅是迁徙移居的重要工具,更是游牧文明兴衰的见证者。不过,在英国工业革命的齿轮转动前,露营主要满足的仍是「生存」这一人类的功能性诉求。
它的面貌才开始有所改变。随着工业发展及城市化的进程,「因工作疲惫和家庭琐事受累的成千上万男女需要离开一段时间,人们需要的是户外空气,需要的是环境、职业以及活动的改变……,找一顶好的帐篷,带上齐全的装备,到森林里去,在那里待上几个星期,不要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于是,露营在当时媒体人的大力推广下,迅速以休闲娱乐的新面孔在大众范围内流行开来。
1853年,一名叫托马斯·海勒姆·霍尔德Thomas Hiram Holding的美国人乘坐一列货车穿越美国大草原, 1900公里的荒凉艰苦行程让他对自由自在的露营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于1908年编写了《THE Camper’s Handbook》的第一版,中文名为《露营者手册》,这位美国老哥也借此成为了现代休闲露营的创始人。这本书的诞生正式宣告露营进入了新的休闲露营时代(Recreational Camping),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映衬下,满足城市居民与上流社会的休闲娱乐需求成了新任务。
要说露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焕发工作激情的能量有多大,或许不得不提列宁。1917 年,为躲避俄国国内对布尔什维克革命家的追捕,他藏身圣彼得堡西北,拉兹里夫湖畔的一间草棚里。正是在这个湖光茂林围绕的「绿色办公室」里,列宁关注着外面的革命形势,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也是在这里,他写下了着名的《国家与革命》,筹划十月革命。如今的拉兹里夫湖畔,列宁草棚的复建实物作为俄罗斯的历史遗迹依然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这段传奇的历史。
当汽车工业兴起,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轿车时,驾车旅游就成为时尚。许多以前借助马车或蒸汽火车来完成的旅行,让位给了汽车。人们在有限的假期里可以走得更远,看得更多。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在欧美等国家出现了汽车露营活动。人们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走进大自然,享受露营所带来的乐趣。1910年,现在“美国露营协会”的前身,“美国露营地管理者协会”成立。这也标志着在西方国家露营开始成为一个行业。
1932年,由英国发起的国际露营总会(FICC)成立。很快,大量的露营爱好者推动露营车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公司一般都是由一些个人露营发烧友发展创立的,他们最初成功地装备了个人露营车。从最小型的折叠拖车到最大的房车,应有尽有。各种类型的露营车在 1950 年代中期进入大规模生产。
当时一些使用房车的勇敢者做长途旅行时,在路边事先铺筑好一块地,在那里大家用汽油炉加热食物罐头、洗冷水澡。旅游者自驾车并带着睡袋、简易床、帐篷、炊具及食品等周游世界,人们开着车抵达目的地,住在帐篷里,用篝火做饭,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徒步、登山、钓鱼、划船……有些格外受欢迎的地方后来还成了永久的露营地。
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房车新产品和露营地的诞生尊龙凯时官方网站。房车旅行和房车露营,经过百年的发展,早已成为欧美居民休闲旅游,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战」的阴霾已经从美国人头上散去,这一时期见证了美国公共露营地的蓬勃发展和经营性露营地的快速崛起,许多露营地是连锁特许经营形式。美国的“全国露营与步行者协会(NCHA)”和“北美家庭露营协会”两大组织以及“加拿大露营俱乐部”在这一阶段先后加入了“国际露营总会”。 在 1960 年代后期,美国大型连锁经营机构(如汽车旅馆公司)也开始涉足露营地的经营。
与此同时,日本也进入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以学校为主体的露营活动开始盛行,民间团体与行政机构也开始积极推行露营文化。1965 年,日本露营协会成立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露营的启蒙活动,1990 年代初,以汽车露营为主的休闲方式成为日本民众出游的新潮流,这不仅带动起了各地高规格露营地与各式户外用品店的出现,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杂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露营文化普及相对较早,日本如今无论是露营地的设施种类、数量,还是露营用品的制造贩售,都已十分完善。加之日本地域面积不大且多山多水的自然条件,露营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一般开车一两个小时即可到达露营地,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宁静。
露营发展最早,露营地建设较成熟的是在台湾尊龙凯时官方网站,1970年初台湾就已成立露营协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内旅游兴起并持续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汽车旅游逐步产生,然后到21世纪受到更大的关注,轿车已大量进入家庭,自驾车旅行成为家庭游、自由行的出游的重要方式。幅员辽阔、气候宜人、景观多样、资源丰富,无疑是我国发展自驾车露营的重要基础。汽车俱乐部可以组织专业性更强的自驾车露营团,旅行社可以开发沙漠汽车探险、汽车环游、穿越青藏高原、重走长征路等各种自驾露营线路。
在中国,大多的观点是以1999年的贺岁片《不见不散》作为中国房车出现的标志,这一年,国内出现了首家从事房车租赁、制造研发、房车经营代理的股份制企业。
2002年“十一”期间,房车旅游开始试水。到了2008年前后,国产房车开始广泛投产,目前比较成规模和体系的制造商大致有20多家,房车保有量为1万多辆,露营地约100个。但国内房车露营发展并不是很顺利,驾驶资格、停放、等各种因素限制了国内房车露营发展。不过,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房车露营的发展开启了可以展望的前景。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房车露营被列在未来最具价值且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项目 20l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指出,要加强房车、自驾车营地建设,而随着人们对房车对露营的热情日益高涨,露营的门槛越来越低,内容也开始内卷起来。
2014年-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299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国内露营相关企业不过数百。2020年,露营相关企业井喷式增长,达到了9358家,这一年也被称为“露营元年”。2021年,露营持续火爆,露营企业增长到超过2.1 万家。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截至2021年10月15日,中国共有超3万家露营地企业,2020和2021年分别新增超8000家和超1.5万家露营地企业。
露营的火爆,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外部条件更成熟了。2019年底,我国的露营地总量已经达到了1778个,2020年,我国的房车保有量也达到了21.82万辆,同比增长了46.64%。这些都为露营的走红创造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疫情直接推动了露营的发展。在出国游、跨省游受到持续影响之下,露营满足了人们的旅游需求。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露营营地的设备要求也相对较高,超七成消费者希望配备厕所与淋浴间;超六成消费者希望配备外置电源以及排水与供水设施;超五成消费者希望配备垃圾收储与餐饮设施。这就不得不说到野奢露营。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比起去哪儿露营,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去露营。但对社会名流来说,露营依然是一桩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事。20 世纪 50 年代,英籍博物学家威勒德·普赖斯以他游历 77 国的野外科考见闻为蓝本,创作了系列冒险小说《哈尔罗杰历险记》。在故事中,他提到了欧洲贵族是如何在非洲用狩猎换来乐趣和财富的。他们捕获甚至射杀大象、狮子等野生动物,然后运回本国高价贩卖。在野蛮血腥的狩猎活动之外,他们的野外生活也是超乎想象的奢侈:帐篷里的发电机日夜工作,点亮明亮的灯火、催动歌声缠绵的唱片机,这边是热气蒸腾的浴室,那边又有一杯又一杯馥郁迷人的香槟……
普赖斯笔下的仿佛不是非洲大草原上一处用以歇脚的露营帐篷,而是英国伦敦上流社会衣香鬓影的社交舞会。不过,当时并无今时今日如此发达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这种娱乐方式也着实太过奢靡和不环保,因而在动物保护概念普及后,这种玩法逐渐褪去血腥,并通过名人的社交媒体动态为人所知。在网红的简化下,它以健康的新面孔变身休闲露营的晋级版——具有审美、休闲、社交、享受功能的野奢露营。
风格露营不似探险、野外生存、背包客那样功能优先,也不似带上帐篷出发简单用餐,这种新露营主义更加强调美学价值。开着 SUV 从城市的中心向边缘进发,他们扎起简易却不简单的帐篷,在平野上摊开桌椅、烤炉,按照个人的审美情趣布置餐盘、咖啡壶、马灯、挂毯、靠枕、音箱,甚至摆上宠物小窝和纯粹只为装饰的鲜花、八音盒、毛绒玩具等其他摆设。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搭建一个可能仅仅存在一两天的梦想中的乌托邦,然后畅享野趣。这种搭建看似有着许许多多的不便,但他们正是在享受这种不便,在这种自己动手的不便和复古中,他们找到浪漫、找到纽带、找到自由、找到自我。
说到底,疫情的影响加上休闲消费的需求增加,让露营在大众旅行中崛起,但是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渲染下,只是一小部分新中产的内卷战场拼装备、拼奢华、拼野性,让露营成为一种奢华生活的展板。
大众的需求是希望通过这种玩乐方式解决生活需求、研学需求、玩乐需求、探索需求、社交需求等,这样才能让露营作为一项产业长久的发展下去。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露营经济的发展,露营营地将走向风格多样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已经出现了“营地+景区”模式、“营地+田园”模式、“营地+研学”模式、“营地+体育”模式、“营地+玩乐”模式、“营地+演艺”模式等,预计未来露营营地仍会朝着多样化、创新化道路发展。
对标国外露营,国内产业尚不完善。以全球范围来看,国外露营装备品牌的发展更完善,相关产品在功能性、外观和质量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壁垒和粉丝群。国内品牌想要长期保持高增长,乃至赶超国外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上,也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尊龙凯时官方网站。